民生实事“陵”距离 | 入户评残解民忧:陵水免费残疾评定项目谱民生新篇

2025-11-24

“之前一想到要带父亲去县城做残疾评定,单程往返就要耗去大半天时间,还要承担检查费和路费,心里就犯难。如今,医生和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服务,分文不收,证件后续还能送上门,真是帮我们家解决了大难题!”陵水群英乡祖空村委会村民郑亚修紧握着刚完成评残工作的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一温馨场景,正是陵水落实省级为民办实事免费残疾评定项目的真实缩影。目前,免费残疾评定已惠及全县599名残疾人,其中273名重度残疾人实现“零跑腿”享受政策福利。

“您慢慢抬起手,我看一下关节活动情况……”在提蒙乡远景村委会重度残疾人陈大娘家中,县域医疗机构的评残医师正细致地为他进行肢体功能评估,旁边的县残联工作人员手持表格认真记录信息,便民中心的政务人员则用手机现场采集身份信息、上传申请资料。“大娘,您的残疾等级评定结果已经出来了,符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领条件,我们现在就能帮您线上提交申请,15个工作日内证件会送到您家里。”政务人员一边操作手机,一边耐心地讲解后续政策。陈大娘的家属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不停道谢:“老母亲卧床多年,出门比登天还难,之前一直想办残疾证,可一想到要抬着他去县城就犯怵,就怕路上出意外。没想到现在打个电话,你们就上门服务了,还当场帮我们申请补贴,真是太贴心了!”

“残疾人在办理证件前,均需前往医院进行评残鉴定。然而,对于长期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而言,出门是他们必须克服的一大困难。如今,推出上门免费评残服务,能够有效帮助这些困难残疾人减轻出行负担。”县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陵水投入近10万元财政资金,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残疾人报销了评残过程中的鉴定费用。 

“评残工作既要讲专业,更要传递温度。”评残医师陈医生表示,每次开展上门服务前,他们都会提前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在评估过程中动作轻柔、耐心安抚,遇到沟通困难的残疾人,还会通过手势、表情等方式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在评定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会一次性向残疾人讲解生活补贴、护理补贴、无障碍环境改造、康复训练等惠残政策,现场协助符合条件的对象申领相关待遇,真正实现“一次评定、事项全办”。

如今,免费残疾评定项目的成效已全面凸显:全县新增残疾人证办理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其中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群办证占比达到39%,政策覆盖范围较往年大幅扩大;2025年以来,已有599名残疾人通过免费评残成功申领各类惠残补贴,273名重度残疾人实现“足不出户”办证,群众满意度超过98%。陵水特殊教育学校职教一年级残疾学生小浩的母亲说:“孩子因智力残疾行动不便,之前一直没办理残疾证,这次工作人员上门评残后,不仅拿到了证件,还能继续在陵水特殊教育学校读书,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残疾人事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县残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陵水将继续深化免费残疾评定服务,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惠残政策与康复、就业、教育等服务深度融合,努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活出精彩人生。


来源:县残联

编辑:王海滔

审核:邓丽莎

监制:龙仕炜

相关推荐